刘克庄和曾极四目相对,似乎真有些心灰意冷。
“刘兄,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若是知难而退,就是逃避现实了。有一句话说的好,死了比活着容易。”
赵竑看着面色凝重的二人,微微一沉吟,这才说道:
“朕打算办报纸,行于大宋天下,不知你二人是否愿意,来主办这件事情?”
“报纸?”
刘克庄和曾极面面相觑,都是满眼的疑惑。
临安城小报多的是,还需要再办什么报纸吗?
“你们没听错,是报纸。和临安的小报一样,但要正规的多,而且要通行于大宋各路州。上面所述,政治、经济、边事、民生,针砭时弊,警醒天下,应有尽有。但有一点,不能说假话。”
赵竑哈哈一笑,一本正经,义正言辞。
“就比如我大宋,如今骄奢之风,空谈之风,萎靡之风蔓延,如果不打住,危害极大,甚至可能亡国灭种。那就要呼唤民众,告谕天下,杜绝这些不正之风,移风易俗,让大宋改头换面,脱胎换骨。”
刘克庄和曾极二人,身在民间都敢奋然发声,可见其都是热血之士。给他们更好的平台,为国为民,他就不相信,他们会袖手旁观。
“陛……下是说,于整个……大宋通行的报纸?”
刘克庄颤声问了出来。
赵竑的思维跳跃之快,让他振奋之余,有些跟不上。
“不错!最少各路,各州要普及。不在赚钱盈利,而在于开启民智、振聋发聩、提倡铁血精神、尚武之风、英雄主义,要让整个大宋的士民,都醒过来!”
赵竑一本正经叮嘱起了二人,向二人说教。
“治病只能救助人的身体,而文章则可以改变人的精神。要想唤醒民众,就要用文章,用手中的笔,去刺痛他们,改变他们!”
这个时代,舆论掌握在士大夫手中,国家作用形同虚设。舆论阵地,怎么可能让臣子控制。
“还请……陛下示下,怎样开始?”
曾极脸色发红,肃拜而道。
赵竑的话,完全说到了他的心里,也让他的小心脏,“噗通噗通”跳了起来。
若是能靠报纸警醒天下士民,那不仅可以让大宋有一番新气象,还可以青史留名,何乐而不为?
“曾极,你问的好!”
赵竑轻轻拍了一下桌子,思索着说道:
“北方鞑靼虎视眈眈,蠢蠢欲动,报纸上要提倡尚武之风,恢复汉唐之尚武精神。此其一。”
“其二,豪强官宦侵田隐税,国家税赋外流,清丈田亩。此其二。”
“士大夫、豪强横行不法,搜刮敛财;地方官府鱼肉百姓,欺上瞒下,朝廷要澄清吏治,反贪反腐。此其三。”
“此外,报纸上要遏制骄奢之风,空谈之风。民生疾苦、各行各业,凡是本朝的积弊,都要一一涉及。”
赵竑的话,让刘克庄和曾极都是血液上涌,瞬间脑子里有了一些想法。
“陛下以前写的《鞑靼策》,以及那些振奋人心的诗词,想必就是为了唤醒我大宋的士民吧。”
曾极眼睛放光,大声说了出来。
“陛下,草民只是担心,若是报纸上大肆宣扬朝廷弊端,恐怕会引起民心不稳,朝野动荡。”
刘克庄沉吟着提了出来。
赵竑微微一笑。看来,这二人考虑周全,进入角色也快。
“两位,大宋如今积弊重重,就是要断臂求生。况且,朕准备实行新政,强兵富国,会和报纸上宣扬的革除各个弊端一样,同步推行。”
赵竑的话,让刘、曾二人轻轻点了点头。
报纸上宣扬,大不了刚开始不要那么激烈,温和一些,只要不激起民变就行。
“我大宋三大弊端,冗官、冗兵、冗费,朕都要一一解决。你们在报纸上大肆宣扬,为朕推行新政呐喊助威。这些事,朕一个人办不到,需要许多人一起做。你们明白朕的意思吗?”
“陛下圣明!”
刘克庄和曾极郑重一礼,都是心动。
“陛下,草民也想办份报纸,你觉得怎样?”
听得入神,心里也痒痒的,感觉赵竑开明亲切,陈起小心翼翼问了起来。
“完全可以,但是要和朝廷办的报纸有所不同,要是一模一样,就违背了办报纸的初衷。比如,朝廷的报纸主要集中在国家大事,你的报纸把重点放在民间,两者相得益彰,各有所长。”
活跃民间经济,他当然是鼎力支持,举双手欢迎了。
赵竑看着刘克庄和曾极,一本正经。
“两位先生,你们意下如何?”
这二人都是大家,能出书的人,文笔自然不差。
“陛下,我二人唯陛下马首是瞻!”
刘克庄和曾极一起肃拜。
“你们也不用担心各部、各级官员掣肘,报纸虽直属于礼部,但直接对朕负责。刘克庄任宣传司郎中,曾极为员外郎,共同主持宣传司。江湖诗派的各位名士,还有天下名士,都可以加入进来,发表见解,针砭时弊,为富国强兵出谋划策。”
宣传司,不过新增加一个房间而已。新笔趣阁
“陛下天恩,臣等肝脑涂地,难以为报!”
刘克庄和曾极又是跪下,磕头谢恩。
宋朝礼部下辖祠部、膳部、主客三司,各司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郎中属员外级,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
二人前几日还在刑部大牢混吃等死,这一转眼成了朝廷大臣,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实在是让二人吃不消。
“刘兄、曾兄,恭喜二位了!”
陈起满脸笑容,眼中都是羡慕嫉妒恨。
新朝新气象。得遇明君,他的两位好友,终于否极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