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1 / 2)

“夏硕……”

梅部长忽然开口,明显想问些什么。

夏硕似乎早有准备,竟然不等梅部长发问直接回答,低声道:“全村207户,家家都是如此,没有砖房,没有瓦屋!”

说着1停,继续又道:“就如您眼前所见,全村都是这种草屋,家家户户,个个赤贫。”

赤贫这个词汇,在9十年代已经不怎么常用了,即便是偶尔出现这个字眼,1般也是西部山区某些地方。

梅部长目光望向眼前的村落,几乎是挨家挨户的仔细观察。

足足好半晌过去,这位县委常委才面色严肃开口,语气郑重的问道:“夏硕你跟我说句实话,松林村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这个问题太过敏感,夏硕1时有些迟疑。

他下意识躲过梅部长的目光,求助的看向在场的乡委领导们。

王乡长急急开口,明显是担心夏硕实话实说,抢先回答道:“报告梅部长,松林村的人均收入是2400元。”

说完之后猛然意识到不对,连忙改口进行补救,道:“我说的有点急,这指的是年人均收入……”

梅部长眼神1厉,沉声问道:“就算你说的是年均收入,你自己相信这个数字吗?”

王乡长不敢看梅部长的眼神,支支吾吾的辩解道:“也许会有1些偏差,但是偏差应该不算太大。”

梅部长脸色发寒,冷冷道:“如果按你所说,松林村的年均收入达到2400元,那么也就意味着,老百姓的月人均收入是200元,对不对?”

王乡长硬着头皮回答,道:“是的,月均收入200元。”

梅部长缓缓吸了1口气,忽然转头盯着夏硕,问道:“夏硕你再回答我1个问题,松林村的户均人口是多少?”

众目睽睽之下,直接点名让夏硕回答,这种情况夏硕无法寻找托辞,只能老老实实给出答案,小声道:“报告梅部长,松林村的户均人口是8口人。”

梅部长勃然大怒,转头盯着王乡长,质问道:“户均人口8口人,按你所说人均收入200元,即使是刚刚上学的小学生,也能算出每家每户1个月的收入是多少。

王高山同志,现在请你告诉我这个数字是多少?”

王乡长头皮发麻,但却不敢不做出回答,只能讪讪开口道:“按照常理推断,1户人家的月收入是1600元。”

梅部长气笑了!

这位组织部长伸出手,指着眼前整个村子的破败房屋,厉声问道:“如果1户人家1个月能收入1600元,那么1年至少能有接近2万元的收入。

为什么连房子都修不起,全村住的都是土屋草屋?”

王乡长面色难堪,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梅部长深深吸了口气,缓缓开口道:“其实我明白,基层上报数据会作假,但是根本不敢相信,造假竟然如此的严重。”

她再次看向夏硕,脸色隐隐泛寒,严肃问道:“夏硕,我再次要求回答1个问题,你跟我实话实说,松林村的真实收入是多少?”

夏硕哪敢回答啊?

他就算再愣头青也知道这事属于揭盖子。

虽然盖子可以揭,实话也可以告诉梅部长,但不能在这种场合之下说出来,否则等于打了在场所有乡委领导的脸。

无奈之下,夏硕求助的看向崔书记。

崔书记作为乡里1把手,这时候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主动揽下责任,代替夏硕回答,道:“梅部长,由我向您汇报吧。

实不相瞒,刚才王乡长说的人均收入确实不对。”

梅部长丝毫不给好脸,直接再次逼问道:“真实收入是多少?”

崔书记深深吸了口气,1脸苦涩的回答道:“不到20元,松林村的月人均收入不足20元。”

梅部长这才点头,语气似乎也恢复平静,淡淡道:“你这个回答应该没有造假,但我心里仍旧保留1定的怀疑。”

崔书记看了1眼夏硕,苦笑道:“20元这个数字,已经丢人到了极点,梅部长如果不信,可以问问夏硕。”

夏硕急忙开口,郑重道:“报告梅部长,崔书记说的是实话。”

梅部长再次点头,然后是长时间的沉默。

足足好半晌过去,梅部长才再次开口,缓缓道:“你们已经把我送到了松林村,接下来该去忙你们各自的工作。”

说着1停,继续又道:“青山乡的扶贫任务极为艰巨,你们这里肯定不止1个村子如此赤贫,古语有云,窥1斑而知全豹,松林村穷成这般模样,别的村子必然是类似情况。”

“所有,我要求你们立即行动起来。”

“乡委7名委员,必须以身作则,各自认领1个村子,亲自到村里驻点。”

“除此之外,各单位的负责人也要驻村入户,不但要划分和制定责任,而且要列出脱贫的时间节点。”

“要做到上下1心,要做的攻坚克难。”

“明年这个时候,我不希望听到失败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