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该我上线了!」(1 / 2)

晚明风华 戈昔 7072 字 5天前

第209章 「该我上线了!」

万历二十年,二月初。

今年是壬辰年,又一批举人进京赶考,北京城更加热闹。各大客栈丶酒楼,

很多外地举子都在谈论接下来的会试大比,

这一谈论起大比,一个话题就怎麽也绕不过去:三年前的神童状元,朱寅!

福润酒楼之中,一个微有醉意的举子满脸神往的说道:

「稚虎先生十一岁中南直解元,十二岁中会元丶状元,金殿传胪一授官就是正六品翰林侍讲,何等了得啊!」

「江左朱郎,灵气生香。虽是少年,民间却称先生而不名。我辈士人登科之荣耀,稚虎先生怕是空前绝后,好生令人向往。」

他说的不错。如今士民谈论起朱寅,往往多称为「稚虎先生」,或者江左朱郎,很少有人直呼其名。

实在是朱寅的名头太大了。

十二岁连中三元,国家祥瑞,还是皇长子的老师。这些身份叠加起来让朱寅拥有了一种神秘的光环,令人又敬又畏。天下士民,提到朱寅大多如避父母名讳。

很多迷信的人更是供奉朱寅,修建生祠祭祀,以祈求福报。

如今,江南丶闽浙丶两广有朱郎祠丶稚虎庙,北直隶有三元庙,关中丶河东丶河南丶山东有神童庙。就是云贵,也有稚虎公庙。

这些虽然是官府不承认的淫祠,但大明朝的淫祠太多了,各地官府也懒得去管。

另一个举人道:「三年前的己丑科会试,我名落孙山,却是有幸认识稚虎先生。其人如玉,其韵如仙。其言也善,其神也清。令人见之心折,自惭形秽。可见十二岁连中三元,自是天地所锺,秉承那一道灵气所生,超凡脱俗,造化大有,寻常才子万万比不得的。」

「我也认识稚虎先生。」第三个举人放下酒杯,醉意微道:「悠悠兮白云,澹澹兮春水,从容兮魏晋风度,明皎兮星月凝辉。」

「若论其为人,也是春风化雨,雅量高致,最是温良不过的。但凡见了这一位,才知君子之圆润,贤士之才具,实与年纪并无干碍。如此年幼就官居六品,

竟是无人不服。」

却听旁边桌子上一个客人回头插话道:「几位先生才到京师,怕是还不知道哩。如今稚虎先生可不是翰林侍讲了。」

「他在上月底,翰林院评语优等,都察院考评优等,吏部覆核也是优等,三个优等加满,轻飘飘就升了翰林院从五品侍读学土,兼左春坊左谕德。可谁都知道,稚虎先生今年才十五岁。」

「照这势头,怕是二十几岁就能当尚书,甚至入阁拜相了。」

又一个山西口音的士子说道:「如今内阁四位阁老,沈阁老是稚虎先生授业恩师,赵阁老和张阁老也都欣赏他,只有首辅王阁老,据说对他不喜。」

「这朝中百官,也多赞誉稚虎先生年少才高。就是陛下,据说也喜欢稚虎先生。」

坐在酒楼角落里的一个年约二十的青年,听到众举子的话微微一笑。

他正是朱寅的学生,虎牙老骨干之一的罗言。

他当然知道,如今的万历皇帝的确喜欢主公。

不过这是银子换来的。与其说皇帝喜欢主公,不如说主公舍得花钱,以师母商社的名义,秘密向内帑敬献的银子每年多达数万两。除此之外,每逢年节也秘密进献各种特产珍玩。

皇帝本来不喜主公,可皇帝是个爱财的。主公如此不吝金银,皇帝怎能看不见主公的孝心?也就慢慢的喜欢主公了。

至于朝中百官,宫中太监,甚至郑贵妃的心腹,很多都拿过主公的银子,得了主公的好处。

主公在宫中丶朝中的人缘,也就越来越好了。

银子加情报,无往而不利啊。这三年,师母在北京花了多少银子?二三十万两!

四年前,他受命和范忆安丶李铉成丶乐正元四个年纪最大的学生,来到北京组建虎牙分支机构:北寮。

四年来,北寮在大笔银钱和主公的指导下,成为拥有七八百专业精锐间谍的秘密特务机构。

大内丶政府丶部院丶锦衣卫丶东厂丶九边各镇丶都督府丶二十四衙门丶蒙古部落丶女真部落丶朝鲜丶倭国-等处,如今全部有北寮的家人。

加上负责南方各省丶南洋丶舟山丶缅甸安南的南寮,录事寮的精锐间谍超过千人。

可以说,天下并无一人,比主公更了解天下之事。

录事寮(虎牙)当然不仅仅是情报刺探。

河北山东的响马帮,关中河东的马匪,河南的将,京师的青皮,江南的打行,运河的漕帮,塞外的沙盗—-很多江湖势力,也都和虎牙有关系。

师母在天下各地设立了很多百货商场丶货运站,招募了一万多人。

运河两岸徐州丶兖州的各大煤矿去年已经开采,光是精壮矿工就招募了万馀人。

南海子的经营权,也被师母承包下来。虽然每年要给宫里二万两花红,似乎是亏本买卖,可南海子的几千户海户,却捏在了师母和北寮的手里。

如今的商社虽然很是低调,名义也是分散的,可奶糖丶百货丶翡翠丶煤矿丶

海贸丶冶炼丶制药丶酒楼丶青楼丶茶叶丶粮食丶丝绸等生意,无不涉及。

商业之分布,辐万里。北至塞外,南到南洋,东抵倭国,西达西域。雇员数以万计。

世人只知道主公是连中三元的翰林清贵,却不知道主公和师母暗里掌控的势力和财力。

罗言想到这里,却听一个举人继续说道:

「听说皇长子处境艰难,也多亏稚虎先生周全。皇长子出阁读书三年,陛下屡次要停止读书,稚虎先生上疏力谏,这才让皇长子继续读书。」

又一人摇头道:「可一可再不可三。稚虎先生虽然公忠体国,一心维护国本,奈何陛下一直想废长立幼。稚虎先生又岂能改变陛下的圣意?我听说,陛下可能会再罢出阁读书。这一次,可能真的躲不过了。」

另一人叹息道:「如此说来,稚虎先生身为皇长子老师,还真是鞠躬尽。」

罗言听到这里,神色微冷。

没错,皇帝这三年,已经连续两次想停罢皇长子出阁读书。这是郑贵妃的枕头风。

实际上,皇帝已经儿戏般的私下立了太子。

就是郑贵妃之子,朱常洵。

皇帝在佛祖面前发誓,要立郑贵妃的儿子,还白纸黑字写了立储的谕旨,放在匣子里,给郑贵妃保存。

郑贵妃巴不得皇长子母子立刻就死,宫中百般折辱。皇帝也很厌恶长子,半年也不召见一次。

而皇三子朱常洵,每天要召见两次,得以晨昏定省,承欢膝下。

若非主公私下花了很多银子,又两次公开上疏谏言,群臣也纷纷阻止,皇帝早就停罢皇长子读书了。

可是这一次,很难再阻止了。

因为皇帝对郑贵妃发誓,一定要压制百官,坚决停罢皇长子出阁读书。

如果情报没有变化,今年三月初皇帝就会一意孤行的下诏,谁劝也不听。

但这不是罗言该担心的事。他担心的是倭国的情报。

倭国太阖丰臣秀吉,本月初致书朝鲜王,说是借道朝鲜进攻大明。信中狂妄至极,有言:

」-—人生自古不满百岁,安能郁郁乎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贵国,直入明国,

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乃秀吉之宿志也-—」

丰臣氏还企图灭明之后,将倭国所谓的天皇迁到北京,自己坐镇宁波。

根据情报,这不仅仅是假道灭虢之计,也真是为了占领中原。

朝鲜王拒绝丰臣秀吉的无礼要求,却没有立刻备战,国王和大臣们只是向大明派出使者,内部仍然党争不断。

眼下,丰臣秀吉徵调三十馀万大军,一半留守本国,一半准备渡海攻击朝鲜!

如今十六万倭寇大军,已经在三个港口汇聚,声势浩大。

算起来最多到四月底,倭寇大军就会登陆朝鲜国。

这麽大的事情,朝廷肯定不能不闻不问。

还有一个情报是来自宁夏镇的。宁夏镇蒙古将领哮拜父子,夥同汉将刘东肠,准备起兵叛乱。

计划是先杀巡抚党馨,再杀总兵官张惟忠,然后占据宁夏。

哮拜等人策划叛乱,其实也是宁夏巡抚党馨逼出来的。

这是几天前的情报。哮拜父子和刘东肠,此时可能已经动手了。

和这两件大事相比,皇长子是不是停课,已经不重要了。

主公收到了情报,准备谋取金都御史衔,接任宁夏巡抚镇压叛乱,同时促成蓟镇总兵戚少保挂帅,父子配合一鼓荡平。

如此一来,主公不但能叙功升迁,还能开始文臣统兵,

罗言琢磨着,怎麽利用情报和特务手段,帮助主公完成谋划。

罗言喝了一杯茶,正要离开酒楼,又听一人提起师母,罗言立刻重新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