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一鱼两吃(2 / 2)

嗯,房总半岛上有银矿,里见家也开采了好几代人了,他们手里有大量的白银,银价相对其他地区要低不少,而白银也是硬通货,一样可以拿回去当纸钞储备金,顺便也极好倒卖一一南蛮人快来了,他们喜欢白银,同时大明的走私商人也喜欢白银。

里见家现在压力很大,北条家加入「三国同盟」后,有今川家和武田家支持,一直在关东扩张,所以在压力之下,里见家比北条家大方,一番讨价还价后,还真愿意以银计价购买超贵的火箭弹,准备拿去炸北条家,甚至也想和弯津结盟,或者掏钱雇佣弯津军替他们打仗。

原野再次重申了无意介入关东纷争的立场,不过给里见家派了一小队内卫队士官去当教头,帮他们训练铁炮足轻,教他们发射火箭弹,以免里见家败得太快,弯津损失了一个好客户。

如果他没记错,再过一两年的第二次国府台合战,里见家好像大败亏输,从此一不振,开始被北条家按着打。

那不太好,一家独大不是美事,得帮里见家续续命,至少让里见家拥有能守住当前地盘的能力。

这一下海,原野竟然无师自通了「搅屎棍」技法,而且觉得搅起来很有意思,也就是现在是在日本中古世代,不然要是在成D,他肯定要受到广泛欢迎。

原野带着弯津船队一鱼两吃,吃完了北条家再吃里条家,等这里的市场打开了,订单都签好了,就再次沿看海岸线往东走。

下一站是佐竹家。

佐竹家位于「海马胸口」或是「海马长脖子的下端」,海岸线相对平滑,就没有凸出来的半岛了。港口品质也一般般,比较大的三个港口规模也就和新弯津差不多,顶多能停个二三十条船的样子,商贸往来不算繁华。

这里,就该算是日本关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接壤地了,这时代开发程度还不够,毕竟关东在这时代的普通印象就是蛮荒之地,再往东走,情况只能更糟。

但佐竹家很有意思,是日本战国时代有名的「平衡木高手」。

比如当前刚上任的新家督佐竹义重一一桶狭间合战第二年继位的一一他一生中进行过三十七次政治联姻,自己娶了上杉家的女儿,把自己女儿嫁到里见家,儿子则送到芦名家当养子,反正七大姑八大姨小舅子全都给用上了,一个没漏,和周围邻居全是亲戚,关系都不错。

等织田信长崛起后,人厌狗嫌,各地大名组织了「织田包围网」围剿他,佐竹家没参加,反而积极申请朝廷官职,变相向织田信长靠拢,所以织田信长对他很有好感,从没想到收拾他,让他平安度过了这一劫。

等织田信长挂了,他又积极向猴子丶德川家康表达善意,还是没挨收拾。在关原之战时,表面加入西军,实则一动不动,比老乌龟还老乌龟,最后虽被减封到秋田,但达成了一个少有的成就:日本战国时代唯三没有被改易的大名。

在乱世之中,能够保有家名和底蕴就算是很成功了,下场比99%的大名都要好。

同时佐竹家也不好武,最多也就帮着盟友打打架。

比如佐竹家是里见家的盟友,第一次国府台合战中,里见家能把北条家打得屁滚尿流,佐竹家就帮了大忙,但佐竹家直接发动战争的频率很低,就算一度和伊达家的独眼龙不太对付,那也是伊达家先南下来揍他们,他们只是被动反击。

既然不好武,那佐竹家自然推行的是「文治」,中国的阳明学就是佐竹家引进日本的,还邀请过明朝学者朱舜水来讲学,同时佐竹家还在未来主持编纂了《大日本史》,提出「尊王攘夷」这一概念,为后世日本的倒幕运动提供了核心理论支持。

简而言之,佐竹家放在这时代,算是温和派了,地盘面积很大,足足有当前织田信长的四五倍那麽大,但扩张欲望不强,全程打酱油,十分好说话一一主要是没钱,佐竹家地盘面积大,但很穷。

对于这种攻击性不强的大名,原野也没横行霸道,毕竟和气生财嘛,一路赶到佐竹家核心领地附近的太田港,远远就在外海停下了,派出了使者递出信件,要求通商。

佐竹家的作风确实也和蛮横霸道不沾边,正经派出了使者回访,基本同意了原野的全部要求一一开放港口供弯津商船交易,出于对原野实力的尊重,减免这些商船大部分不合理的税费,并在佐竹家沿海一带保证弯津商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弯津商人不允许深入佐竹家的领地,活动范围只限三个大港口的周边区域,同时佐竹家也没有拉拢原野丶和他结盟的意思,就把他当一般大海商打发了。

原野也不介意,反正他的目的是达到了,只要弯津未来过剩的产能有地方能消化就行,客户热情冷淡都无所谓。

当然,佐竹家这麽好说话,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弯津击败里见水军带来的好处,有实力的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尊重。

现在弯津人已经拥有自由航行在濑户内海以东海域的权利,任何大名想拒绝交易都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