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意外目睹(1 / 2)

第322章 意外目睹

这天中午,学校食堂。

曹胜打了一份饭菜,坐在餐桌边吃着,挑选座位的时候,他习惯性地选了人少的地方。

但他刚吃几口,就有两个女生端着餐盘坐到他对面。

他还没抬头,就听见一道熟悉的女声传来,「哟!曹胜同学!你都这麽有钱了,还亲自吃饭呀?呵呵。」

轻笑声中,另一个女生也发出笑声。

曹胜抬头看去,是他目前所在本科会计班的两个女生一一张怡和潘雨虹。

潘雨虹的话,把他逗得也露出笑意。

「吃饭这种事,还能请别人替我吃吗?」他微笑反问。

两个女生轻笑着,一边开吃,一边跟他搭话。

潘雨虹:「怎麽不行呀?你要是请我替你吃饭,我肯定愿意,张怡你愿意吗?」

张怡满脸笑意,用力点头。

曹胜失笑。

潘雨虹又说:「哎!曹胜,说真的,你现在都这麽有钱了,怎麽还吃学校食堂呀?外面那麽多饭馆,不比食堂好吃多了吗?你挣那麽多钱,吃饭都舍不得花钱,那麽多钱,你怎麽花得完呀?」

张怡接话:「要不要我们帮你花一点呀?呵呵。」

曹胜笑了笑,「我觉得食堂的饭菜挺好啊!我对吃的,无所谓。」

潘雨虹眉,有点疑惑,「对吃的都无所谓?那你努力挣钱干什麽?」

张怡也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曹胜。

曹胜莞尔,「钱难道只能买吃的吗?房子丶车子,能买的东西很多吧?」

潘雨虹和张怡恍然。

吃完午饭。

曹胜回到自己在学校租住的教师宿舍。

学校里有些老师已经在校外买了房,所以就将学校分配的宿舍租给学生或者别的老师。

这个学校一开始,曹胜就租了一套两居室。

一室一厅,有厨房和卫生间。

面积只有四十平米左右。

但他一个人住足够了。

之所以租住在这里,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他懒得每天开车来回学校和别墅,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路上。

二是他想着自己最近正在风头上,天天回别墅的话,容易被人盯上,连带着他父母也不安全。

对了,他最近新买的别墅,也没用自己身份证,而是用父亲的身份证买的。

为的就是尽量避免被人查到那套别墅是他的。

有时候,他也觉得自己有点谨慎过头。

但没办法,可能是小说写多了,让他想像力有点过于丰富,想到自己身家破亿的新闻传开后,可能会出现的危险,脑中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很多种可能。

所以,他尽量预防各种危险。

暂时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减少父母暴露的危险,就是他的一种预防措施。

他租住的教师宿舍在二楼。

来到宿舍门口,掏出钥匙,刚准备开门,隔壁敞着门的女邻居就端着饭碗,

走到门口跟他搭话。

「哎!曹胜!你都这麽有钱了,怎麽还住这里呀?怎麽不在校外买一套房子呢?」

这位女邻居是某位老师的妻子,平时在宿舍里带孩子丶洗衣做饭,算是全职夫人。

曹胜刚搬来没多久,她就听丈夫说了曹胜的身份,而他丈夫之所以认识曹胜?那太正常了。

整个徽州师专,目前不认识曹胜的人,很少。

特别是老师,几乎都认得曹胜。

闻言,曹胜看向她,露出一抹礼貌性的笑容,随口解释道:「住学校方便啊!主要是我对住的地方,无所谓。」

「那你对什麽有所谓呀?」

女人好奇追问。

曹胜莞尔,随口道:「美食啊!我这个人就是嘴馋,对吃的很有兴趣,别的都无所谓。」

女人信以为真,没有怀疑他在满嘴跑火车,点点头,笑道:「这样呀!那我下次做好吃的,给你拿点呀?」

曹胜:「好!谢谢啊!」

开门后,他对她点点头,走进宿舍,关上门,弯腰换鞋。

片刻后。

他端着刚泡好的一杯茶,坐在客厅电脑前,调出《洪荒演义》的存稿,又调出大纲和细纲,酝酿写稿的状态。

搬来这装修简陋的教师宿舍后,他渐渐发现一个好处一一这里简陋的环境丶

简单的生活,能让他的心变得很沉静,很容易就找到码字的状态。

这里的条件,相比他之前住别墅丶吃保姆精心烹制的饭菜,可谓艰苦。

但就是这看似艰苦的生活,反而让他找到以前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码字状态。

那是他重生前,刚入行没几年的时候。

当时他租住在老家县城一套出租房里。

那时候的环境也简陋。

房子是毛坯,房东只简单装修了卫生间和厨房。

另外配了一张一米五宽的旧木床和一套旧桌椅。

当年他在那套房子里住了三年。

也是他潜心研究丶学习网文写作的三年。

那时候,他长期宅在那套房子里,经常一个星期都不出门,偶尔去一趟菜市场和超市,买点吃的丶喝的回来,就又能继续宅一个多星期。

等每个月稿费到帐了,就半夜出去吃点宵夜,算是改善一下生活,也放松一下心情。

那三年,他心中没什麽杂念。

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码字。

偶尔会在荷尔蒙的作用下,想一下自己认识的那些漂亮姑娘,但一般也只是想想而已。

而今,他租住在这教师宿舍里,就仿佛回到了当年的岁月。

那时候,他有热情丶有目标和斗志。

只是欠缺写小说的技巧和经验。

所以,成绩不太好。

但后来他每次想起那三年的生活,他都觉得那三年,是他最心无旁骜的时光。

甚至觉得正是因为有那三年的专注,才让他后来能在这一行站稳脚跟,有了不怕扑街的心态。

后来的很多年,他写小说的成绩,起起落落,时好时坏,有时候会接连扑街两三本,但他心里从不绝望,更没想过要放弃。

因为他只要回想一下那三年的成绩和坚持,就觉得扑街两三本无所谓,再难还能有那三年难吗?

当年我都能熬过来,莫非现在还熬不过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