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尔德把玩着酒杯,用英语说:「陛下的意思是一旦太平天国掌握了工业的力量,大英帝国将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你们应该限制太平天国的工业!」
摩尔突然插话:「公主殿下,您让人在渭南修建的高炉日产铁量多少?」
「单炉两到三吨,」李鸿章喉结滚动,「五座高炉可以日产十馀吨铁。」
「那渭南的反射炉日产多少吨钢?」摩尔又问。
「单座一吨.」李鸿章道,「两座高炉可以日产两吨!」
「太平天国徐州钢铁厂日产二百钢,这还仅仅是一起.」弗里德里希在笔记本上写下数字,「一百倍的差距!」
摩尔端起青瓷碗:「公主,您那位伟大的伯父曾经说过,三份精神等于一份物质.而工业化能让太平天国拥有一百倍丶一千倍的物质!如果大周不能发展工业,那麽」
李鸿章道:「大周要工业化,必须解决运输问题。从上海运一台蒸汽机到西安,运费是机器本身的三倍。」
「所以我们只造枪炮!」马蒂尔德插话,「生产一支米涅式线膛枪最多只需要5公斤钢,2000公斤钢可以打造400支米涅式步枪,一年可以产14万支」
「然后呢?」弗里德里希追问,「用米涅式步枪就能击败使用后装枪丶后膛炮武装起来,用铁路运输后勤物资的太平军了?」
马蒂尔德甜甜一笑,并没有回答弗里德里希的问题,而是向李鸿章投了个眼神。
李鸿章笑道:「诸位!摩尔先生丶弗里德里希先生你们可知道徐州钢铁厂一吨钢的成本是多少?」
最⊥新⊥小⊥说⊥在⊥⊥⊥首⊥发!
摩尔翻开笔记本:「大约15英镑,合白银50馀两如果设备折旧按照5年计算,厂房丶矿山和铁路的建设成本分15年摊销。」
「渭南呢?」李鸿章自问自答,「至少三百两!这还是在煤炭丶矿石能够及时供应上的情况下。」
马蒂尔德接过话头:「摩尔先生丶弗里德里希先生,这说明了什麽?」
「说明了」
「说明工业化根本不适合甘陕,至少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适合的!」马蒂尔德激动地站起来。「所以徐州钢铁厂的成功,必然导致渭南铁厂的失败.」
曾国藩忽然开口道:「就像英国厂布摧毁了印度手工纺布。摩尔先生,您说的工业化只能在少数地区成功,其他地方」他指了指殿外,「只能像我们一样,闭关锁国!」
摩尔皱眉:「但是工业化的浪潮会淹没所有中世纪城堡」
曾国藩悠悠地道:「关键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文咸爵士丶摩尔先生丶弗里德里希先生,你们去告诉罗耀国,他什麽时候把铁路修到洛阳,我大周自当再往西北退避!他要没那能耐,呵呵我的大周的西学不多,但也可以日产米涅枪数百支,我还有西北马队骑兵数万,足以抵挡他的太平军!如果他愿意武关丶潼关为界,两边自可相安无事。他搞他的工业化,我念我的名教经!」
宴会散时已近子夜。李鸿章和马蒂尔德并没有和摩尔等人一起返回唐国公府——渭北似乎出了点麻烦,他们在宴会散场后就匆匆去了城外的淮军大营。
摩尔则在回程马车上翻开恩格斯的笔记:日产两吨钢已经是渭南铁厂的极限,渭南的煤炭丶矿石供应都很成问题。而仿造米涅式步枪还有诸多技术难关需要克服,还需要培养大量的工匠。乐观估计,至少需要3年,大周才能建立起最基本的国防工业.所以日产米涅枪三百支完全是虚张声势。
文咸醉醺醺指着窗外的一片红灯笼:「看那些灯笼多美啊!」
血红灯笼映照下,长安的夜市熙熙攘攘,劫后馀生的人们正在以最大的热情投入新的,但注定要再一次被工业化的风暴所摧残的生活。
「罗耀国不会给他们三年时间。」弗里德里希冷声道,「他除了徐州铁厂,还拥有苦味酸炮弹.」
摩尔合上笔记本:「新的战争,很快就会开始.我想,我已经在长安看到了一些之前我在欧洲时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问题!」
弗里德里希也点点头:「是的,我们是时候离开了!」他看着文咸,「爵士,您要走吗?」
文咸点燃了雪茄菸,吸了一口:「我和你们一起走我的离开,也许就是对大周这个只想关起门,安安静静念经的国家最大的帮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