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你这娃子,应该是妈祖娘娘的乩童吧?(1 / 2)

这突然的敲锣打鼓声。

立刻便将在场众人的目光吸引,迅速朝着那不远处的码头位置看去。

一位带着圆黑帽子,穿着红唐装的乾瘦老者,正手持着三炷香,大喊着通知周边的所有村民。

在他的後面,还有数位跟随的村民,敲着铜锣,打着响鼓。

最末端还有两位年轻男人,手中夹着一根香烟,时不时的会点起一串鞭炮扔下。

很明显。

这位穿着红唐装的老者,就是何厝村中辈分极大的族老,或者是...村中几个大姓本家,共同推选出来的有福之人。

子女孝顺,儿孙满堂,四代皆在,一辈无病无灾。

专门负责主持村中的各类祭祀事宜,来禀告九天诸多神明,在整个村中的威严都极高。

......

看着这走过的队伍。

站在旁边的普宁道长,不由得皱着眉头,带着疑惑讲述道。

“送王船?”

“这等大型的祭祀之事,怎会选在那大年初一进行?”

“据老道所知,这送王船确实是闽南的一项传统民俗,往往是三丶四年会举行一次,但基本都是在农历的十月或十一月。”

“这选在大年初一进行,还真是从来没见到。”

而在这时。

一道带着几分沧桑的话语,已是从那旁边传来。

“以往确实不会在大年初一,不会选在这家家户户都忙碌的时间。”

“但是,近期发生的怪事实在太多了,所以村里才不得不临时决定起次王船,希望能保佑今年平安啊。”

“既然是临时起意,自然也就无需分什麽时间了,选择村中人皆在的吉利日子进行便可了。”

众人立刻朝着旁边看去。

猛然发现,竟是刚刚那位顺济宫的庙祝,现在走到众人的身旁,刚刚便是由她说出的这番话。

宁法师已然敏锐察觉到了些许问题,随即连忙出声询问道。

“庙祝。”

“你刚刚说的...最近发生的怪事很多,究竟是什麽意思?”

那满脸皱纹的庙祝,朝着那不远处的海面看去,双眸因年纪有些泛黄浑浊,轻叹一声的摇头道。

“具体如何,老婆子也不太清楚啊。”

“但听村里人说,就在当今的海外面,好像出了条龙?也不知道具体是真是假,只是村里有人听到过吼声,还隐约看到了影子。”

“然後,最近的这段时间,我们这何厝村的渔民,只要是用绝户网,网眼就连一根手指都穿不过去的人家。”

“就连几次出海,都没半点收获,就连渔网都被完全割破了。”

“反而是那种遵法用大网眼的渔民,收获比平时要好不少,怎麽看...都像是这片海有主了啊。”

“我们这何厝村的渔民,如今也全部都把渔网给换大了。”

听到这里。

宁法师和普宁道长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林海恩,明白这件事...多半就是因大青引起。

当前成为东海之主后。

大青自是会替那些鱼虾蟹贝撑腰,捕鱼赚钱当然可以,这世道本就是物竞天择,大鱼吃小鱼。

但决不能用绝户网,至少要给海中鱼虾蟹贝长大的机会。

这种行为,无疑是极为正确,更是身为当今东海之主的大青,应当站出来主持之事。

当初,此番天地会这般需要一个东海龙王,多半就是因此原因,让海中的鱼虾蟹贝有个靠山,更要警告那些贪得无厌的渔民。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捕鱼船已是越来越大,网眼也是越来越小,对海洋的捕捞效率和危害也拔高了数倍不止。

不只是岭胜村,其实各个地方靠海吃饭的渔民,都是能明显感觉到...最近几年来,每次出海捕鱼的收获越来越少了。

而正是因收获少了。

所以渔民的拖网网眼也变小了,开始大小通捞,以此来增长收入。

可如此一来。

那海中的鱼类资源,无疑是进一步的又少了,随之导致了极其严重的恶性循环。

单论那野生的百斤黄瓜鱼。

先前几年的时候,还能偶尔的见到一两条,可近两丶三年的话,却是从没有捞到百斤黄瓜鱼的消息传出了。

由此可看,这海洋资源已是开始衰弱了。

国家亦是看到了这一层面,早早发布了禁渔期,希望能在夏天鱼虾繁衍的时间点,让这渔业资源稍稍恢复点。

但无用,根本无用啊。

现在的渔民们,很多就连吃饭都吃不饱,恨不得天天出航赚钱,又怎麽可能会愿意在鱼获最多的夏天休息。

为了护住那海中鱼虾蟹贝,东海之主无疑就随之诞生了。

普宁道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确定这海中事情,多半是因大青而起,随即又看向那庙祝,还是带着几分疑惑的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