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後,傍晚。
北凉总督府。
北莽使者快步离去。
原大同镇总兵,现北凉总督注视着两封帛书。
一封檄文!
一封战书!
他神色骇然,不敢怠慢,急报入京。
……
第四天清晨。
内阁收到边关告急的急报,以及檄文战书。
衮衮诸公神色凝重,纷纷前往廷议大殿。
都入冬了,冬季行军打仗对大乾不利!
内阁司礼监趋行入殿。
甘露殿气氛僵硬如铁,景德帝脸色沉重。
两盏茶后。
江无渊带着四大镇抚使走进廷议大殿,南司谢同知随行。
景德帝冷视着他:
“贾镇抚使呢?!”
江无渊得知了情况,如实禀报:
“在北莽调查前北静王投敌一案。”
那个姓颜的千户离京前在经历司调阅案宗,根本瞒不过他。
景德帝神色难堪,一双眼眸几欲迸射火光。
他指着檄文,暴怒道:
“岂有此理,不服王化的蛮夷都文绉绉自称天兵伐罪,说贾环在都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言辞凿凿说朕授意!!”
“他一个朝廷命官,行事不加收敛,丢尽社稷颜面!”
诸公屏气凝神,不敢多言。
蛮夷这个借口并不拙劣,锦衣卫是天子亲军,贾镇抚使在北莽作乱,很容易被误解为受到圣上指使。
“要战就战,泱泱大国岂会畏惧蛮夷?”
一声怒喝,太上皇龙行虎步而来,声色俱厉道:
“召集九边重镇,北上凉州!”
内阁首辅走向御座,沉声说道:
“北莽战书,十六万精锐铁骑叩边,北凉急报,各处关隘有危。”
“九边重镇集结大军驰援需要二十天……”
足足二十多万兵马,後勤辎重民夫,行军速度再快也快不得哪里去。
言下之意很明显。
北凉守不住!
诸公缄默。
日月双悬照大乾,两位帝王争夺至高权力,在京畿重地囤积重兵,这便导致北凉防御不足,每次有难,都需要九边驰援。
上一次尉渊丧心病狂弃守边关,蛮夷也始料未及,根本没有战略部署。
然而。
这一次,蛮夷有备而来,自诩名正言顺,连正式檄文都下了!
北凉一失,大乾又要陷入战争泥潭,耗费国力驱逐蛮夷,其损失无以计数。
但正如太上皇所言。
泱泱天朝,岂会畏惧蛮夷的狂悖之举?
太上皇脸庞紧绷,肃声道:
“连下三道金牌,让北凉总督张玄基丶总兵戚善果誓死坚守二十天,朝廷会重赏北凉将士!”
群臣领命。
但所有人都清楚,再是力挽狂澜的守将,仅凭这点兵力,肯定挡不住来势汹汹的蛮夷铁骑。
多拖一天是一天!
九边齐聚,兵部尚书挂帅出征,定能驱逐蛮夷。
江无渊面无表情,突然隐蔽地看了严阁老一眼。
忝居末座的内阁辅臣缓缓出列,语出惊人道:
“臣建言,既然贾镇抚使就在北莽,让他火速赶回关隘,立掌兵符,担当大任!”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诸公悚然。
内阁首辅脸色难看,抬手指骂道:
“荒谬之言!”
“锦衣卫监视百官,镇压江湖,让锦衣卫上战场指挥大军坚守疆土,何其可笑?”
严阁老恭敬作揖,肃声道:
“昔日贾镇抚使一人独闯鞑营……”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 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 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 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