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028(1 / 2)

大宋皇太子日常 七年玉 24976 字 2023-06-25

王雱坐在他爹的肩头上, 扭着身子又扭着头盯着赵旸看。

“好看的弟弟,你叫什么啊?”

好看的弟弟?

算了,看在你说我好看的份上, 我就不计较你叫我弟弟。

“我叫旸旸。”

“Yangyang?”王雱一手紧紧抱着他爹爹的头,一手指了指天上的太阳,“是太阳的阳吗?”

赵旸两岁不到, 又没有读过书, 哪里知道他的yang是什么yang,就顺着王雱的话说:“是啊。”

“太阳, 阳阳。”王雱笑嘻嘻地说,“小太阳, 好名字。”

宋仁宗听到前面的孩子人小鬼大地夸奖儿子的名字是名字,不禁失笑。

“我叫王雱,小名叫雱雱。”王雱很是神气地说道, “北风其凉, 雨雪其雱。我的名字取自这首《北风》。”

《北风》?

没听过, 也没有背过。

不过,这个王雱看起来比他大一两岁,顶多三四岁, 没想到出口成诗,不愧是王安石的儿子。

“我可以叫你阳阳吗?”王雱继续保持着扭着身子的状态,“你也可以叫我雱雱。”

赵旸故意使坏地叫道:“胖胖。”

王雱听到“胖胖”这个称呼, 顿时炸了,气呼呼地说道:“是雱雱, 不是胖胖。”

赵旸一脸无辜地眨了眨眼说:“哦, 胖胖。”

王雱气得脸都黑了。不对, 他的小脸本来就黑。

“是雱雱, 雱雱,雱雱,不是胖胖。”这个好看的弟弟怎么有些笨。

赵旸看到王雱这副气急败坏的小模样,觉得很是好玩,继续逗他玩:“可是,雱雱没有胖胖好听。”

“雱雱没有胖胖好听?”王雱瞪着赵旸,一副“你特么在逗我”的表情。

赵旸认真地点了点头:“还有,你胖。”

“你胖”这两个字就像两把刀狠狠地插|在王雱的胸口,让他从一只斗鸡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王雱长得很胖,圆滚滚地十分可爱。就是因为长得胖,身边的人都叫他“胖胖”,不叫他雱雱。他讨厌别人叫他“胖胖”。

“你长得好看,我也不跟你玩了。”王雱凶巴巴地瞪了一眼赵旸,随即转过身,背对着赵旸。

宋仁宗见儿子把人家气地不理睬他了,捏了捏儿子的小腿,好笑又无奈地说道:“旸旸,你怎么能欺负人家?”

曹皇后抬手轻轻地拍了下儿子的后背,严肃地教导道:“旸旸,叫人家胖胖是不对的,这是无礼的,赶快给人家赔礼。”

前面的王雱偷偷地竖起耳朵,听赵旸他们说话。听到曹皇后这句话,悄悄地点了点头。

“爹爹,我没有欺负他。”赵旸眨了眨眼,表情非常无辜可爱,“嬢嬢,我没有无礼啊,胖胖真的要比雱雱好听啊。我觉得他胖胖地好看。”

王雱听到赵旸说他好看,立马转过身来,双眼亮晶晶地看着他:“我真的好看?”

赵旸忍着笑,小表情非常严肃地说道:“嗯,你胖胖地很好看。”

王雱登时笑了,笑地非常开心。

“我也觉得我好看。”这个好看弟弟的不笨,很聪明...

。他是第二个发现我长得好看的人,我喜欢他。

“你胖地好看。”赵旸一本正经地说道,“胖胖比雱雱好听。”

站在一旁的福康公主听到赵旸夸王雱好看,惊得瞪圆了双眼,一脸难以置信。她伸手轻轻地扯了扯曹皇后的袖子,小声地问道:“嬢嬢,他真的胖地好看吗?”这个叫王雱的又胖又黑,哪里好看了,旸旸是不是眼睛有问题。

“福康,不能以貌取人。”

“可是,旸旸觉得他好看啊。”

“旸旸在使坏。”虽然赵旸摆出一副无辜又认真的模样,但是曹皇后觉得儿子在故意使坏。“福康,你不能学旸旸。”

“旸旸他……”福康公主同情地看了一眼笑的非常开心的王雱。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允许你叫我胖胖。”

王安石听到儿子和叫阳阳的孩子的对话,心里觉得好笑,没想到一向聪明捣蛋的儿子被别人欺负了还不知道,还满心欢喜让别人叫他“胖胖”。

站在王安石身边的吴琼,见儿子三言两语就被别人骗了,还喜滋滋,也觉得好笑。不过,这个叫阳阳的孩子说的没错,儿子胖胖的很好看。

王安石一直觉得儿子太胖了,让他的夫人,也就是吴琼平时少让儿子吃些肉,也少让儿子吃点东西。吴琼却不认为儿子胖,她觉得儿子胖一些没有什么不好,小孩子就该胖一些。

“胖胖。”没想到王雱小时候这么好骗啊。

“阳阳。”王雱见自己离阳阳有些远,对他招了招手,“阳阳,你走近些。”

赵旸伸手拍了下宋仁宗的脑门,毫不客气地命令他爹爹:“爹爹,走到前面去。”

“好,走到前面去。”宋仁宗扛着儿子,慢慢地挤到了前面。

吴琼赶紧让了下位子,让宋仁宗和赵旸站在王安石父子的身边。

曹皇后牵着福康跟了过去,走到吴琼的身边:“这位娘子,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吴琼见眼前的妇人,虽然身着一身素雅的衣裳,但是仔细看的话,是上等丝绸。眼前的妇人没有佩戴任何珠钗和配饰,但是却一身贵气。

她暗暗心惊,猜想眼前这位妇人一定是大户人家的夫人。

“娘子客气了,是我家孩子冒昧了。”

“令郎聪明可爱。”曹皇后低头看向福康公主,“福康,给娘子打招呼。”

福康公主乖巧地向吴琼行了个晚辈礼:“娘子好。”

“小娘子好。”吴琼见福康公主长相秀丽,又乖巧可人,十分的喜欢。

这边,曹皇后和吴琼聊了起来。

那边,宋仁宗和王安石也聊了起来。

宋仁宗觉得“王安石”这个名字很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但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王安石觉得眼前这位叫周祯的人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是一时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当年,他中进士的时候,曾经远远地见过宋仁宗一面。但是,因为太远,他并没有看清楚宋仁宗的脸。

进士及第后,他就去了扬州,之后又去了鄞县。去年年底,他从鄞县来到汴京。因为官职不高,他这些年并没有机会面圣。去年来到汴京,也没有资格上朝面圣。

从进士...

及第到现在,王安石与宋仁宗只有一面之缘。这一面,还没有看清楚,所以宋仁宗站在他面前,他也没有认出来。

和王安石聊了一会儿,宋仁宗发现他很有才华。王安石也觉得眼前这个叫周祯很有才,而且见识不凡,和他一见如故。

两位扛着儿子的父亲火热地聊了起来。坐在他们肩头上的两个儿子也欢快聊了起来。

虽然王雱只有三岁,但是一张小嘴非常会说,一直跟赵旸说个不停。

赵旸没想到王雱这么能说,而且毫无防备之心。这才一会儿功夫,他都把他家里的情况全部跟他说了。

王雱喜欢这个夸他好看的漂亮弟弟,就跟他说了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

宋仁宗听到王安石说起鄞县,突然想起来他在哪里听说过“王安石”的名字。

原来是他啊。

宋仁宗之前听文彦博说过有关鄞县的事情,有关王安石的事情。文彦博还曾经向宋仁宗推荐过王安石。

现在见到王安石本人,又和他聊了一会儿,宋仁宗在心里感叹,果然有治世之才。

王安石发现越和周祯聊,越惊叹周祯的博识和才华。

眼前这个人一身贵气,明显不是普通人。从他谈吐来看,他应该出身名门,或者在朝中为官。不过,他怎么没有听说一个叫周祯的人?

以周祯的才华,他应该在朝中很有名,但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等回去后,向子固兄打听下。子固是曾巩的字。

这时,前方忽然传来一阵喝彩声,原来是有人猜中的灯谜。

王雱这才想起来,他是来猜灯谜的。

“阳阳,你会猜灯谜吗?”

赵旸摇摇头:“不会。”

王雱一听这话,骄傲地挺起他的小胸膛:“我会猜灯谜。”

赵旸看到王雱这副小得意的表情,非常给他面子地说道:“胖胖,你真厉害!”

王雱等的就是这句话,小脸上露出得意洋洋地笑容。

“阳阳,你喜欢哪个灯,我猜灯谜赢给你。”

听到王雱这副自信的口气,赵旸就不客气了。他看了眼前面挂的灯笼,指了指挂在高处的一个老虎灯笼。

“胖胖,我要那只老虎灯。”

“这个老虎灯好看,阳阳你等我赢给你。”王雱很有信心地说道。

赵旸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王雱:“谢谢胖胖。”

王雱拍了拍他爹爹的脸:“爹爹,我要去猜灯谜。”

“好。”

宋仁宗扛着赵旸跟在王安石他们父子后面,一起挤到了最前面。

灯谜的摊主是一个老者,据他说这些灯笼都是他亲手做的。灯谜也是他自己制定的。

这些灯笼做的非常精巧,完全不输给宫里名匠做出来的灯笼。赵旸看中的老虎灯笼,就做得惟妙惟肖。

“小相公,你要猜哪个灯谜啊?”

王雱指了指挂在高处的老虎灯笼:“我要猜老虎灯的灯谜。”

“小相公,这个老虎灯的灯谜可不简单,你确定要猜吗?”

“猜。”王雱虽然人小小的,但是自信却不小,“你拿下来让我猜吧。”

...

“好嘞。”老板取下老虎灯笼,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条递给王雱。

王雱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一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小相公,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字,请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王雱说道,“这是杜甫的《登高》。”

“小相公大才,竟然知道这是杜甫的《登高》。”老板见王雱只有三四岁,却知道杜甫的《登高》,心里很是惊诧。

听到老板的夸奖,王雱很是不以为意:“这有什么。”

“小相公,你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字吗?”

“我想想。”王雱拧着小眉头,一脸认真思考的表情。

赵旸坐在宋仁宗的肩头上,一双小手抱着他爹爹的脸,下巴抵在他爹爹的头顶上,一双小腿轻轻地晃动着。

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字,这个太好猜了。

赵旸早就猜了出来,但是介于他没有读过书,他不能回答。

福康公主没有猜出来,伸手拉了拉曹皇后的手,小声地问道:“嬢嬢,是什么字啊?”

“你猜。”

福康公主摇摇头说:“我猜不出来。”

王安石见儿子半天没有想出来,开口道:“要不要爹爹给你一些提示?”

“不要,我马上就要猜出来了。”

“胖胖,你一定能猜出来的。”赵旸坐在宋仁宗的肩头上,给王雱加油打气。

王雱抬头对赵旸笑了笑:“嗯,我马上就猜出来了。”

“猜不出来就不要猜,爹爹可以帮你猜。“

“爹爹,我不要你帮我猜。”王雱又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答案,双眼顿时一亮,很是得意地对老板说道:“是日字,对不对?”

“对,小相公真聪明,这么难的字谜都猜对了。”老板说着把老虎灯笼递给王雱,“小相公,这个老虎灯笼是你的了。”

王雱接过灯笼后,就举起来递到赵旸的面前:“阳阳,给你。”

赵旸伸手接过灯笼,对王雱灿烂一笑:“谢谢胖胖,胖胖你真厉害。”

被赵旸夸奖厉害的王雱笑得非常高兴。如果有尾巴的,此时他的小尾巴已经得意地翘了起来。不过,他嘴上却谦虚地说道:“这没什么,阳阳你还想要什么灯笼,我再赢给你。”

赵旸低头看向福康公主,“姐姐,你想要什么灯笼,可以让胖胖赢给你?”

王雱这个时候才发现福康公主的存在。他见福康公主长得漂亮,有些不好意思了。

福康公主一脸喜悦,“真的可以给我吗?”

赵旸看向王雱:“胖胖,你可以赢一个灯笼给我姐姐吗?”

王雱有些结结巴巴地说道:“当、当然可以。”说完,他双手紧紧握成拳头,鼓足勇气看向福康公主,“你想要什么灯笼?”

“我想要那一只小兔灯笼。”

“好,我赢给你。”王雱让老板取下那只小兔灯笼。

王雱赢下兔子灯笼送给了福康公主,旋即又赢下两个灯笼送给吴琼和曹皇后。之后,又赢了三个灯笼,一个送给了王安石,一个送给了宋仁宗,一个给了自己。

宋仁宗和曹皇后都没有想到王雱会赢下灯笼送给他们,在心里惊叹这孩子聪明伶俐,又细心周到。

王安石听到宋仁宗和曹皇后夸他儿子聪明周到,心里很是高兴,不过嘴上...

却说他儿子喜欢耍小聪明,让宋仁宗他们不要再夸他儿子,不然他儿子会骄傲得意。

赵旸在心里感叹王雱不愧是大佬王安石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他聪明是占了上辈子的便宜,而王雱是真正的聪明。

为了感谢王雱送给他们灯笼,宋仁宗请他吃点心。

此时,王雱和赵旸走在前面,两人一边手拉着手,一边吃糖人。

宋仁宗和王安石走在他们的身后,相谈甚欢。

曹皇后边牵着福康公主,边和吴琼聊天。

虽然吴琼和曹皇后身份悬殊,但是两人一见如故,聊得非常开心。

宋仁宗见王雱如此聪慧,就向王安石请教怎么教导孩子。

王安石见宋仁宗诚心请教,就非常大方地把他的育儿经跟宋仁宗好好地说了说。他说他没有逼着儿子读书背诗,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勾起儿子的好奇心,让儿子喜欢上读书,喜欢上背诗。

他还隐晦地向宋仁宗炫耀,别看他儿子只要三岁,但是能被一百多首的唐诗。不止如此,他儿子还认识不少字。

宋仁宗听了后,再次夸赞王雱聪敏过人,夸张王安石是个好父亲,会教导儿子。

王安石听到宋仁宗如此盛赞他们父子儿子,心里很是得意,但是脸上并没有显现出来。

宋仁宗又请教王安石平日里怎么教导儿子,怎么和儿子相处。他很想知道普通人家的父子是怎么相处,他们平时会做什么。

王安石就把他平日里怎么和儿子相处,怎么陪儿子玩乐跟宋仁宗说了说。

宋仁宗听得非常认真,还一副受教的表情。

走在前面的赵旸一只耳朵听到宋仁宗和王安石在讨论育儿经,一头黑线。谁能想到皇帝会和大臣认真地讨论怎么养儿子,怎么教导儿子。

宋仁宗和王安石说儿子说得非常起劲,说着说着两人就各自炫耀起自己的儿子,而且谁都不服谁。好在两人并没有吵起来,不然就成为历史笑话了。

王雱吃完糖人,就拉着赵旸的手四处看。

看到什么好玩的东西,或者好吃的东西,两个小家伙毫不客气地叫各自的爹爹买。

逛了一会儿,宋仁宗就请王安石他们一家人在前面的茶楼坐下来休息。

他们比较幸运,刚刚空出了一桌。

两家人坐了下来,点了一壶茶和几盘点心。

宋仁宗和王安石没有再讨论育儿经,聊起民风民俗一事。王安石跟宋仁宗说起扬州和鄞县的风俗。

王雱也跟赵旸说了很多扬州和鄞县好玩的事情,听得赵旸十分向往。

上辈子,赵旸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游遍祖国大好河山,可惜还没有开始就穿到了大宋。这辈子,他的身份注定他不能四处游玩,所以游遍祖国大好河山的这个愿望,怕是永远都实现不了了。

王雱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原本高高兴兴的小脸顿时垮了下来。

赵旸见王雱忽然变得不开心,伸手碰了碰他的手臂,关心地问道:“胖胖,你怎么了,是不是肚子疼?”他们刚刚吃了不少东西,胖胖不会吃坏了肚子吧。

王雱摇摇头,满眼不舍地看着赵旸:“阳阳,我明天和爹爹他们就要离开汴京了。”

“离开汴京?”赵旸一脸惊讶,“那你们要去哪里啊?”

“爹爹说我们要...

去舒州。”原本王雱很高兴能跟爹爹又去一个新的地方,但是今天见到赵旸,认识了这么漂亮的弟弟,他现在有些不想去舒州了。

“那你们什么时候回来?”赵旸记得王安石曾在舒州任通判,七年后才回到汴京。这么说,胖胖他们这次一走,要到七年后才能见到他们一家人。

虽然今天才认识王雱,相处也就一个时辰,但是赵旸很喜欢王雱。最重要的是他难得遇到一个同龄的朋友,这个朋友还非常聪明,能和他说得来。他还想着好好地跟王雱玩,没想到王雱他们一家人明天就要离开汴京。

王雱摇摇头:“不知道,应该要好几年吧。”说完,他抓住赵旸的手,满脸的不舍,“阳阳,我舍不得你。”对王雱来说,他难得遇到一个“慧眼识人”觉得他长得好看的人。这个人还长得漂亮,还聪明可爱。他想好好地阳阳玩,但是明天他们就要走了。

“胖胖,我也舍不得你。”

“你们就要离开汴京?”曹皇后问吴琼。

吴琼点点头:“如果不是雱儿要看汴京的灯会,前两日我们就离开了。”对吴琼来说,难得遇到一个能谈得来的朋友,可惜刚认识就要分开。

王安石对宋仁宗说道:“我们去舒州有事。”

宋仁宗知道王安石要去舒州任通判一事。以王安石之才,完全可以留在汴京任职,但是被王安石拒绝了。文彦博再三挽留,但是王安石再三拒绝。文彦博没办法,只好同意让他去外地任职。